流量靠“刷”,人设靠“造”,评论靠“控”,口碑靠“营销”已是互联网的一种常态。在这个人人可以自媒体时代,流量抢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
越来越多媒体账号面临着盈利困难、增长乏力、内容难做等现实问题。显然,“贩卖焦虑”的自媒体,其实自己也早已陷入焦虑中。

众所周知,衡量权威、产品、服务的传播效果,离不开必要的流量数据。而“10w+”作为媒体行业的数据标杆,更是令无数自媒体勇士们苦习各路招式,只为收获那串可喜可贺的数字。于是,巨大的刷量黑产业相伴而生,它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。
在某qq的流量群里,不少运营者为了完成公司的OKR每周保持着刷量。尽管每次刷流量都花了不少钱,但比起完成不了OKR被扣工资要好很多!

你们想象一下,国内有多少企业媒体账号,他们每周每月至少要刷多少量?就拿黑灰经过去在一篇文章中提过的广州某事件企业来说,他们号称自己的媒体矩阵有几百万粉丝,实则每篇文章至少刷几万的阅读,还不算上点赞及评论。他们靠刷数据接广告来续命,而且这种方式也让他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刷量市场的野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,我们记得过去有人刷量App不到一年获利800万,其实这在刷量领域上还算不上神话。
根据黑灰经追踪嗅到的信息,在刷量行业中,至少有一只刷量巨手掌握着市场的半壁江山。无论你们是在网站上提交链接刷也好,还是私下找人代刷也罢,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一级代理或二级代理商,并非真正的源头。

而巨大的刷量市场自然也引来不少人的兴趣,他们不甘心给别人做代理,但又苦于没有技术、没有设备、没有资源。于是他们便重新开辟了另一条路——直接仿刷量的网站。
客户在他们网站上提交链接,他们再将客户提交的链接找上家刷量,很多人误以为他们才是代刷源头,为了长期刷便宜点,甚至充钱开会员。等到网站运营了一年半载,拥有一批忠实的会员后,他们就开始收网了。

黑灰经追踪刷量的网站中,注意到济南的一家公司。他们从2020年开始通过开发简陋的页面接刷量任务,一直运营到2021年年底。虽然该网站没有被沦陷前已经关闭,但从掌握零碎的信息中可以肯定他们收敛了不少财富。
截止,刷量市场不减反增,无论是以群组织人工刷的方式,还是通过群控脚本批量操作,都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。在这里黑灰经也不希望大家操刀这类项目,要知法守法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a58.com/145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