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人物简介】杨裕恺,国际经贸学院经贸184班学生。本科期间综合成绩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二,获得一等奖学金、江西建材奖学金等多项荣誉。立项国家级大创课题2项,校级科研课题2项、青马课题1项,累计发表论文3篇,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。目前已保研至暨南大学。
牢记本心,用奋斗充实自我
杨裕恺在学习上有自己的节奏——课堂上打好基础,图书馆中自学巩固,期末周查漏补缺。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:“我希望让自己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。”
“做到最好”也许是对杨裕恺学习态度最贴切的描述,“从刚进入大学开始我就告诉自己,无论任何事都要尽力做到最好”。这也是他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。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他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踏实做好每一步,注重耕耘的过程,不纠结一时的结果,就这样,成功的花朵便在不知不觉间悄然盛放——“尽管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会很焦虑,但知道结果的那一刻我特别激动,感觉所有努力都值得。”
求知的路绝非坦途,难免会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。“我一样也会因为其他人的优秀而感到焦虑,但我会努力做好自己,即使没有办法超过那些优秀的人,我仍然相信自己在其他领域可以做得更好。”这就是杨裕恺,“努力做好自己”是他的代名词。
慷慨热心,以奉献浇筑青春之花
曼德拉曾言: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仅仅是活着,而是我们给他人的命运带来了何种不同。”扎根在学生会的大学时光,早已与奉献二字紧密相连。那段日子在杨裕恺的生活中惊起波澜,又在波澜壮阔中润物无声。
“担任这些职务同样是因为喜欢,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。”大二时杨裕恺担任班长,将工作落实到为同学们服务的每一件小事之中,团结同学,带领班级获得先进班集体、活跃团支部等荣誉称号。
从院学生会部长到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,杨裕恺牢记学生干部初心,进行院学生会组织架构、工作模式改革,将个人价值在为学校工作中达到最大化。从尝试管理班级事务开始,直到最终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学生干部,杨裕恺始终朝自己热爱的方向前进。
躬身实践,在社会中历练提升
“我们生活若还有美处可言,只是把生命如何运用到正确的方向上去,不逃避一切人类向上的责任。”不光在校园内发光发热,在社会服务上杨裕恺也充满热情。
2020年暑期江西暴发汛情,杨裕恺主动加入赣青突击队,于南昌市新建区铁河闸防汛一线驻守7天,巡防河堤,摸排险情。在接近40度的天气中,蚊虫肆虐,驻守河堤,一顶简陋的大伞撑起的是他们不喊累的信念,一把小凳子支撑的是他们不言败的士气。问起关于此次志愿的感受时,他的话语里最多的是“一起”“坚持”与“感动”。60多人的队伍无人退缩,在有人坚持不住时,每个人都很乐意顶上。体会到一起坚守的意义,才能心甘情愿地尽力付出,有一份光便发一份热。
不仅于此,面对今年暑期家乡扬州疫情的突然暴发,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,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。询问摸排,卡点测温,连续服务27天,有苦有累,但更有受到认可的欣喜与见证改变的感动。日复一日的付出中,让杨裕恺体会到奉献的力量,也让他内心的正义感又增添了几分。
“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所走的道路,我并没有比其他人优秀多少,只不过是在自己选的路上一步步坚定前行。只要目标明确,踏实肯干,一定会有所提升。”正如杨裕恺所说,他正以充沛的热情奔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,作为一名骄傲的江财人展翅高飞,扶摇九天!
(来源/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编辑/高世航 审核/赵旻 姜莹 李大晖)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a58.com/1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