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父母眼中,小倩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,一直学习努力刻苦,考上大学后,在宿舍是舍长,在班级是班长,在学校是学生会会长。虽然大学一年学费就要一万九千多,小倩每月生活费也要一千五,但看着懂事的孩子,父母心里都是甜的。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小倩父母怎么也想不到,女儿的一个做法把他们拖进无尽的深渊。

刚进大学校园的小倩,带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努力着。
而到了大二的时候,学校的课程明显少了许多,小倩空闲的时间也多了起来,于是她开始用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同学出去玩,旅行。渐渐地小倩发现那仅有的生活费对于她来说太微不足道了。有一次,她相中一双鞋,但手里的钱根本不够,小倩绞尽脑汁想怎么办时,突然想起另一宿舍的同学说过可以通过手机App申请到贷款,于是她报着试试的想法,用自己和父母的身份证,还有手机号轻松地就货了一千块钱出来,这下可把小倩高兴坏了,原来钱这么容易就到手了,从此,小倩开启她“校园贷”生活模式。
喜欢的衣服,买。相中的名牌包包,买。高档化妆品,买。旅行,必须吃好的,住好的。朋友圈各种“晒”自己高品质的生活。据小倩妈妈说,家里女儿的衣服堆成山,几千一套的化妆品,妈妈几十岁的人,工作半辈子都不敢企及。小倩却花的开心,用的心安理得。
直到小倩同学打来的一通电话,才彻底暴露她“校园贷”的真面目。她的同学打电话给小倩父亲,称小倩欠他五万块钱,希望小倩父母能尽快还给他,如果不还就来家里闹事。当父母向小倩求证这件事的时候,小倩竟失口否认了这件事,并告诉父母别搭理他那同学。
但事情不可能就这样结束,小倩同学又打来电话,说小倩利用他的手机号向平台借款五万元,平台每天打催缴电话,严重影响他的生活,他也没办法。
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,小倩承认了贷款的事,父母虽然心痛,两人一个月只有七千的收入,给小倩每月一千五的生活费,还要还房贷,但心痛女儿,通过校方介入调节,还是把钱还了,这事才算了结。
这件事后,没过多久,父母的手机被催还贷信息打爆了,从几十块,几百块,上千块乃至上万的催货信息源源不断的进入手机。父母这才明白,小倩欠的可不只一笔两笔贷款。母亲想过报警,但父亲阻止了,希望给女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就一直在还一笔又一笔好象看不到头的催贷信息。

更让人费解的是,就在父母省吃俭用,拼命打工,债台高筑的时候,小倩竟然不知悔改,还在不同的平台继续“贷”。
父母和小倩长谈了一次,问她胆子为什么那么大,敢借那么多钱出来消费?小倩却轻描淡写地说不想过父母一样的生活,年轻时不享受,老了动不了了没办法享受。她想提前消费享受生活。当父母问她究竟欠了多少钱时,小倩一脸无所谓地表示自己没算过,具体多少自己也不知道。
短短两年间,父母就帮她还了二十几万,还不算手机里侍还账单和没收到的催贷信息。
父母问及小倩借款时没考虑到期怎么还吗?小倩竟说没想过。
小倩自己说,后来的时候,她也自己想过办法,想还贷款。和其他同学学做化妆品等微商,但一通折腾下来,一两万投入了,发现上家发的截图都是假的,软件p的。产品不是自己吃,就自己用了,反正自己消费了。钱没挣到,债却又多了。她也不想实实在在的去面对,只能父母顶着压力一点点帮她还。
小倩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表现的有多后悔,她也不承认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,让她一步错,步步错。她有向父母保证不再“贷”了,但母亲还是持有否定态度,不认为她能改正。
小倩的行为也不能单单归就于学校,家庭,社会教育,但他却实有些价值观的缺失。年级轻轻透支的不仅仅是金钱,更多的是透支自己的信誉,透支自己的名誉,最后透支自己的人生。

对此你怎么看?欢迎评论!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a58.com/2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