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千世界,芸芸众生。
有人奔波忙碌,为碎银几两,谋生;有人灯红酒绿,为消遣为利益,相互牵扯,这是我们最经常看到的两类人。
人生天地间,利益、关系扯不断,即使按规章办事,体系化流程化,也难免会有所牵扯。
在这种复杂的关系里,我们该怎样找到自己的活着的方向,找到自己的意义和活法,是很多人不曾意识到的。
王充闾《中国人的活法》,以君王篇、政要篇、文人篇、女性篇集合了为君、为官、为文、为女的四类人,从他们的生平里了解故事,应对起伏落寞。

能当皇帝的不一定是好皇帝,被认为是好皇帝也不一定是好人。
宋徽宗赵佶,独创了瘦金体,培养了《千里江山图》的作者王希孟,还开创了的以诗考画的考试制度,“踏马归去马蹄香”的典故便是来源于此。
他改革了宫廷画院,在画学、考试、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,如果他是个美院院长,绝对是首屈一指。
但他是一个皇帝,还是亡国之君,死在金太宗设置的囚牢里。
志向与职位不符,结果不言而喻,好在现在没有铁打的职位,每个人都有相对自由的选择。
文、理、艺、体,找一个自己喜欢的、擅长的,不会产生逆反心理的事情去做,这可能是你的自由来源。

为官者,也不见得都是适合的。学而优则仕,是惯性认知,却不一定都对。
《三国演义》开篇词的作者,是明朝的杨慎。他官至中央,却因固守礼教成规被贬斥。
因皇帝无以为后,过继嘉靖,但继位后的嘉靖尊自己的亲生父母,在杨慎看来这不合礼法,需要有人正轨,他站了出来。
一个读书人,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,不畏权势和断送前途,尽管千年后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小事,认为他是顽固不化。
被贬斥的杨慎,在著书、修典籍,讲学、结社、化育多士,他找到另一种人生的可能。也许心中还是愤懑,但活法可以自己选。
每一条路都有一个值得实现、完成并守护的目标,此路不同,可寻他路。
书里说,他行为放荡,可能是以此避祸,也可能是本性,行为取舍凭己,倒也不是处处学习。

为官者,曾国藩知进退,李鸿章求权势,去读去看,不认同便不遵循,书不必非要信,人也不必非要模仿。
文人,只是为官者仕途不顺的另一种活法。
我们熟知江郎才尽,却不知主角江淹除了文学成就有很多政治成就。
我们熟悉苏轼,是因为他的诗词歌赋,相比之下他的官途了解就不是很足。
我们知道《随园食单》会吃会玩的袁枚,不知道他33岁那年辞官,才有了43年的隐居生活。
孟子说,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有学识的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,有社会责任,官场理想求不得,自身学识反而成就了很多人。
这也是缘法。

女子怎么活,在古时似乎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。
被困一方天地,贤良淑德、相夫教子,只此为命。
夹在董卓和吕布之间的貂蝉、被献吴王的西施、马嵬坡前的杨玉环,尽管历史上有她们的足迹,或为棋子,生死不得自由。
当李清照前有完美姻缘,后经世事之难,仍能检发丈夫,自己一人生活,虽然流言蜚语,但不蹉跎于庭院,也是一种活法。
过去女子生活太难,难在一方庭院之间找自己的方向意义和价值,而今束缚少了很多,可以求学、可以为官、可以做文人,都可以。
人生一世,有成有败,皆是他论。
我们自己求的,是按自己的意愿过活,找到自己的方向,找到自己的活法,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但却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。
从历史众人里,寻找自己的路,不失为一剂良方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a58.com/43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