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都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,比如中文中的语言+情绪表达。网上有一个老外表演的段子,关于中国人的口头禅“woo cao”。给大家分享一下:
1、woo(第四声)cao(第四声):吃惊,有点被吓到;
2、woo(第三声)cao(第一声):不相信,有点小疑惑;
3、woo(第一声)cao(第二声):语气助词,停顿;
类似的通过语气音调表现不同意思的还有“我去”等,我都是为了表达某种语气和情绪的代名词,传递自己的态度。
其次,在日常的沟通表达中,说不同的话,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也会有不同的含义。
比如,你给女朋友回消息说“知道了”、“行”、“好”、“可以”、“嗯”等比较冷冰冰的字时,很可能被她会解读成“生气了”、“不耐烦了”,随后引发不必要的冷战。
如果你在“这些词”后面加上下面这些表情符号,表达出你的语气,这样是不是就不会被误解了?

以上这些表情符号,就是在日本被称之为【绘文字】,在英语发音中即是 emoji(e表示绘,意为图画,moji表示文字)。
Emoji,绘文字最初是日本群众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些视觉情感符号。绘指的图画,文字指的则是字符,可用来代表多种表情,如笑脸表示笑、蛋糕表示食物等。传递单纯和文字表达不来的意思,这就是颜文字的最大魅力。
在互联网时代,社交工具的多样化,语言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,衍生出了很多“网络化”语言。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,也是接收到最高的通用语言,就是这些呆萌可爱的emoji语言图形文字了。
他们可以增强人际互动、促进个性化交流,跨域不同年龄层沟通产生代沟的障碍。它就和人与人现场面对面的交流时想展现的面部表情一样,帮助发送信息的人轻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,或者帮助其传递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。比如,羞涩、苦涩、难过等。

Emoji颜文字,为何如此的流行,在沟通中起着如此大的作用?
1、体验面对面的交流方式,增强情感交流
在交流的方式中,面对面>视频>语音>文字。因为在面对面的交流时,人的面部情绪的表达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当时的情绪状态,再结合他表达的文字信息来综合理解,会更加准确。
Emoji表情符号,其实就相当于面对面时中发挥着类似表情、情绪的功能!尤其是那些带着非常标准的面部表情或表情符号,大家一看就懂的,全世界通用语言。
干巴巴的文字,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。因为不同的人,在不同的心情下,他们理解同一句话的意思会不一样。有时,还会因为看走眼,误解了对方的表达意思。所以,人们希望能用非常简单直接,不会让人产生误解的语言文字,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。

2、人的情绪受制于情感影响,从而影响到语言的表达
在面对面的交流时,人的肢体动作、表情等非语言信息会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和感知。我们习惯性地对那些喜欢笑的人表示出自己的友好,放低自己的心理防备。所以,这些人会在社会交往中有着先天的优势,更能获得沟通上的主导。
所以,这些Emoji表情符号就是在两个人无法面对面时,完美的解决了这种情绪的传递与表达,让人有了情感的先入为主归属感。
在职场的日常工作中,带着强烈情绪化的表情符号,除了能拉近同事、领导、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感,还能提升自己的沟通情商,助力职场人际关系的和谐。

3、 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,增进人情感交流
古时候,为什么人的眼界小,是因为交通不发达,信息传递不通畅。所以只能通过车马来通行,远不上现在高铁、飞机、电话、网络等工具的快速信息传递。
所以,有了那句很唯美的名言:“从前车马很慢,书信很远,一生只够爱一人”。等你一封信过去再回来,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。人生有多少个日子,可以默默地等待。
但在互联网时代,工作交流都变成了快餐式的,人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,不愿意坐下来慢慢地聆听你的谈话。内心非常的浮躁,难以平静,所以经常会有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。
表情符号,在发送时是可以完全地替代文字,你可以一个字不打,直接发一个表情符号。对方就明白你想说的文字意思,传递更加有温度且准确。

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顺利了,就容易建立起一段关系。不管是陌生人,还是很好的朋友。交流永远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,是建立关系沟通的桥梁。
但是正因为沟通很重要,所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也很重要。如何让沟通更加的顺畅、精准且有问题,传递的媒介以及文字语言的组织很重要。正常的沟通会根据上下文的连贯性来推断,和理解所传递的文字的信息。但是也避免不了人会断章取义,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误解。
所以,Emoji可以有效的解决沟通信息的误差及需要处理的时间和难度,让人与人能更加轻松、准确的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。通过对有效信息的处理效率提升,进而可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度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a58.com/53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