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今年大学毕业生有1076万,创历史新高。

但最近两年,经济形势不容乐观,看看今年5月份的城镇失业率: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就业问题成了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,也是目前国家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。

那跟就业息息相关的一个职业——人力资源,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

最近,就有一位在人力资源行业从业15年的大哥来咨询,先来了解一下他的大致情况。

大哥姓董,英文名叫Ken。

2007年,Ken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,最开始是在一个民营企业工作,作为新人,ken在这家企业里学到很多。

应该说在这个阶段,ken完成一个HR的蜕变,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解决问题,能够独当一面的合格的HR。

用ken的话说,就是他在这个阶段突破了处理日常事务,以及办理各种手续的基础阶段,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一些问题,能够明确地知道问题所在的范畴,知道可以在哪里查到法条、找谁咨询等等。

之后,ken又去了外企工作,学习了外企比较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,也了解到了很多国际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。

在民营企业和外企工作的时候,ken一直在广东,在外企工作几年后,因为家庭原因,ken回到了湖南长沙,进入了长沙的一家国企工作。

在这家国企,Ken同样负责人力资源这一块,担任了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。

国企待遇不错,工资收入也很高,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、方法上还是落后很多,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,还是觉得没有直接产生效益,对这个部门的角色定位一直是辅助管理部门!

而且,在国企平时的工作也不是很忙,每天都是正常上下班,周末也是正常休息。

基于此,ken就想做个副业,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。

当他看到我之前写的一篇给人力资源专员策划副业的文章《一起来围观HR可以做的副业》后,他就联系了我,想要听听我的建议。

跟他沟通完,我给他的建议是:做线上职场知识普及达人

为什么会给他这样的建议?

三个原因:

一是因为最近几年职场新人越来越多,尤其是近两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。

开头我就提到了今年的毕业生人数是1076万人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这些大学生未来两年内都是职场新人,他们需要什么?需要职业规划,需要职场经验的普及,需要明白如何在职场上迅速成长。

而ken这十多年的经验积累,分享这些知识没有任何问题。

二是职场焦虑一直存在,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。

失业率居高不下,就业压力大,再加上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裁员,要说大家没有职场焦虑那是不可能的。

不仅国内如此,国外也同样如此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我们通过分享职场成长知识,分享一些实用的求职经验,分享一些职场必备技能等等的内容,就能给大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帮助。

三是受众群体足够大。

目前全国职场人数有7.5亿,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受众。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再看看各大平台做这个方向的博主:

比如小红书上的: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比如知乎上的职场话题: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比如抖音上的博主:

上面从几万到几百万粉丝,甚至过千万粉丝的博主应有尽有。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所以,这个方向ken去做没有任何问题!

01

具体如何做?

做好两步: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人设打造。

知识体系的构建

首先要明白,为什么要做知识体系的构建?

一是因为ken要把自己的知识碎片全部梳理一遍,让它们成为一个体系。

虽说ken有很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,对职场生活有很多的感悟,也遇到过、了解过职场上形形色色的人。

但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来,这样就不能在持续输出价值的时候随时取用。

二是因为构建一个框架后,就不会轻易偏离航向,不会被自己随时冒出的想法所左右。

很多人不管是创业还是做副业,想法非常多,随时都有新的想法,但很多想法可能跟最开始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。

这就造成了自己在同一个方向上力量不够,容易偏离方向,最终什么也干不成!

而有了知识框架,不但知道自己该学什么,而且知道自己该干什么,效率高,方向准!

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呢?

核心就在于一个借字。

怎么借?

就是去看同行的内容,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总结出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
看同行内容如何看?

要看六个部分:

一是看系列。

就是看博主们都做了哪些系列,新增了哪些系列,做这些系列的意义是什么,我能不能做?

二是看形式。

就是看博主们的内容表现形式是什么。

比如短视频,要看主旨和观点,然后思考怎么去扩展;

比如文章,要看文章的框架如何,思考自己该如何去写;

比如知乎回答,看回答内容的形式;

比如小红书图文笔记,图片的形式是什么样的;

……

三是看痛点。

我们可以去盘50个同行,盘相关书籍,盘相关的行业课程和资料。

就是看内容背后博主们想要解决的痛点是什么,思考自己如何去解决?

四是看价值。

这里的价值是引流价值,就是看博主们是通过哪些价值去引流的,我们该如何利用这样的价值写自己的内容。

五是看服务。

看博主们是如何给大家做咨询的,如何给大家做服务的,思考自己该如何做服务,从中能学到什么。

六是看变现。

观察博主们如何变现,思考自己的变现方式是否有优化的空间,可不可以增加变现方式。

在价值输入的阶段,不但要把知识输入做好,还要内化,变成自己知识体系里的内容!

人设打造

啥是人设打造?

就是通过做标签、输出内容,让大家知道我们是谁,能够提供什么价值,值不值得信任等。

为啥要做好人设打造?

为了让大家信任,信任了才会有成交,信任了我们才能将事业长久地进行下去!

怎么打造?

三步法用起来:选平台、设置基础资料、做好内容规划。

选平台

私域,微信个人号必须要做,除此之外,还有微信公众号。

公域,短视频、音频、软文平台有很多,根据和ken的沟通,最终选择了软文。

所以,知乎可以作为主要的内容创作平台,而小红书、豆瓣、头条号则可以作为分发平台。

设置基础资料

基础资料有六大部分:头像、昵称、个性签名、背景图、简介、作品封面图。

头像,ken可以将自己工作中的照片放上去,既坐实了自己人力资源的行业背景,又能让人看到一个工作状态中的自己。

昵称,简单、好记、好懂就可以,比如“职场老K”等等。

个性签名,可以把自己的行业价值观放上去。

背景图,可以用一张自己的海报作为背景图,上面放上自己的职业经历、获得的证书、成绩等等。

简介,有三个部分,分别是职业经历、权威背书、行业价值观,当然也可以放上自己的服务内容,比如求职咨询等等。

作品封面图,主要是各个文章的封面图,我们根据不同平台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。

内容规划

微信的内容规划就是朋友圈的打造,3有原则“有趣、有料、有共鸣”用好。

有趣,可以分享职场趣事,全网的职场段子,还可以分享生活中的趣事。

有料,可以分享很多职场小知识、小技巧,比如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,比如如何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各种问题,比如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等等。

有共鸣,可以展示自己学习、运动的场景,展示工作场景,展示咨询案例反馈;可以分享家庭生活,分享成长感悟;还可以分享给大家解答疑问的耐心和认真负责等等。

这样,一个专业、耐心,有温度的职场前辈、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。

其他平台的内容规划,我们可以做很多个系列出来,但原则是:引流内容要简单,干货内容要娱乐化。

比如,《10种满分自我介绍》

比如,《各个节日祝福万能模板》

比如,《辞职避坑攻略系列》

比如,《职场成长攻略系列》

比如,《职场必学技能速递系列》

……

这些内容非常多,只要想做,内容不是问题!

变现

ken有3种变现方式:

第一个就是公域平台的广告变现。

小红书有几千粉丝就可以接广告变现了,从几百块到几千块,再到几万都有。

Ken经营半年账号,接一些这样的广告没啥问题,尤其是那些办公软件品牌方的推广,会很多。

其他的,比如知乎的芝士创作平台,也可以接到品牌方的推广任务。

第二个是带货。

职场类的账号,我们可以带货一些职场神器,比如小红书上的这些: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再看看某宝上的职场办公好物的销量,还是很高的:

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_(国企员工可以做副业吗女)

除了带货办公好物,还可以卖自己的职场课程。

第三个是开展求职以及职场成长训练营。

很多人想要找工作,但不知道如何去做,比如面试经验不足,比如简历制作不会,比如不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情况等等。

ken就可以做相关的求职培训。

另外,很多人想要在职场上有所进步,但不知道该怎么进步,ken也可以做这样的训练营,给大家做阶段性的职业规划,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,都可以找ken去解决。

02

最后,要跟ken说的是:

自媒体创业之路是艰辛的,它的成功,不在于一时的爆发,而在于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。

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和困难,如果能够勇敢面对,一一解决,相信我,你的人生又会是另外一番光景!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a58.com/11536.html